2021-08-30 18:34:13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辽阳华图为您提供2021年辽宁省最新备考信息:2022辽宁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干货之意图判断题中的问题类。欲了解更多备考信息敬请关注辽阳华图公务员招聘频道(http://liaoyang.huatu.com/)或者关注辽阳华图微信公众号(huatuly),辽阳华图咨询电话:0419-2301588。
意图判断题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必考题,作答难度相较于主旨概括题要难。主要考查考生的推理判断的能力,其中的问题类考查的概率比较高,熟悉了相关的类型能够帮助考生迅速提分。
意图判断题中的问题类分两个类型:第一类,问题+对策;第二类。问题+原因。第一类问题+对策类。先提出问题,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策是重点,直接选择针对文中对策句的同义替换项即可。第二类,问题+原因。文段只是提出了问题,分析了造成问题的因素,未给出具体的对策。命题人出题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选择选项时应该优选能够解决文中问题的对策项。但是也需要注意如果对策项片面,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此时应该选择主旨。
第一类,问题+对策。优选针对对策句的同意替换项。一般对策句中会出现的标志词有:“只有……才……、应该、必须、需要”等必要条件词;“只要……就……”充分条件词;“如果不……就……”假设条件词。
例1.高校专业的设置应该是高校、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等多种力量多重考量的结果,过于强调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衡。要实现相对合理和均衡,就要在制度上提供平台,比如确保大学在设置专业时经过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等专门机构的集体论证。教育主管部门也应推动并尊重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在专业设置上给专业组织更多的自主权。在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因素之后,社会在评价高校专业时,才更有可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不同专业的就业状况,而不是把就业率的红牌等同于“专业不好”。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该考虑多方面因素
B.就业率不是评价专业好坏的唯一标准
C.制度建设是保证专业评估合理性的基础
D.教育主管部门应给予大学更多的自主权
答案:C。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是典型的“分总分”结构。文段首句直接提出问题“高校专业设置是强调某一方面会导致专业设置失衡”。第二句给出对策,标志词“要”即“需要”,引出的对策是完善制度,保障高校专业设置合理和均衡。后文“比如”是典型的举例论证引导词,后文是列举了例子对于文中对策“制度”进行举例说明。尾句进一步分析了制度的作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制度建设是保障专业评估的基础”,是对于对策句的同意替换项。A项“考虑多重因素”与文段提出的对策“制度”不符,排除 A项。B项“就业率”与D项“教育主管部门”都是在后文解释说明部分出现的内容,非重点,排除B、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第二类,问题+原因。优选能够解决文中问题的对策项。此时选择的对策项是对于文段内容的合理引申。
例2.空气、水、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必需条件,然而相对于大气污染和水环境
污染,公众对土壤污染并不够重视,防治意识要弱很多,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雾霾来了我们能看到,河水变臭我们能闻到,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吃的大米、蔬菜是在什么样的土里种出来的,含有什么不该有的元素。更可怕的是,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便很难恢复,如果今年这片地里种出的庄稼有毒,明年也必定带毒,若想恢复如初,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土壤污染与其他生态污染有哪些不同
B.公众应重视土壤污染并提高防治意识
C.土壤污染危害的发现为何具有滞后性
D.土壤污染治理应舍得投入时间和财力
答案:B。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直接提出问题“公众对于土壤污染不够重视,防治意识比较薄弱”。之后用过“是由于”引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即土壤污染的隐蔽性、滞后性等特点。后文进一步分析了土壤污染的危害。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提高土壤污染的防治意识”,是对于文中问题的合理化引申,能够解决文中的问题,符合作者的意图。A项和C项:均属于解释说明的部分,偏离重点。D项:从“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便很难恢复”可知,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很大,即便“投入时间和财力”,土壤污染也很难恢复,所以D项是无效对策。且未出现关键词“防治意识”,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编辑:辽阳华图_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