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9 13:37:51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辽宁华图
众所周知,写公文是每个事业编或者公务员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和书写技能,写公文、发通知、撰通报都离不开格式要求和内容编辑,因此公文写作也成为了考察考生的一项专门性题目。那么省直考试中的公文写作到底应该注意些什么格式呢,总共分为几种呢?今天就由图兔来为大家梳理讲解一下!
一、公文写作总共分几种
1、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我国现行公文有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但是,常见的用于考试的种类就有十三种,分为法定和非法定公文。
法定公文: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
非法定公文:讲话稿、发言稿;倡议书、宣传稿、 调查问卷、活动方案
2、区别和用法
二、公文写作的基本格式
1、格式在公文写作中十分重要,虽然只有3~5分,但是格式不对的话,一篇公文写作基本就废了,在公文写作中格式是灵魂,因此在审题时要审清题目要求书写的种类,明确使用的正确格式才是基本。如果要求中“不必拘泥于行文格式”时不需要完整的格式,我们就可以采用“标题+正文”的形式展开;如果有格式要将公文的五部分书写完整,即“标题、发文对象、正文、发文单位和发文日期”。
一般格式如下:
标题(必写):发文机关+关于+内容+文种
称谓:主送机关、发文对象
正文(必写):事件过程、原因、对策等。
落款和日期:发文机关+日期(右下角,阿拉伯数字)
2、通知的格式:(模板如下)
XX市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XX市市容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中直、省直各在市单位:
《XX市市容管理试行办法》已经由市人民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XX市市容管理试行办法》
XX市人民政府
2018年X月X日
三、常用语归纳总结
1、开端格式:
公文中用在正文的全篇或段落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背景等的词语。
如“据、根据、依据、查、奉、兹、按照、遵照、依照、为了、关于、由于、鉴于、随、随着”等。
2、公文写作:
①主动办文
关于;据;根据;据报(据了解、据核实);查;兹有(兹因、兹为、兹悉、兹定于);
为了;按照;遵照;由于;随着;目前;最近;奉;近奉;接;前接;现接;现将;近来;近年来;
经xx(单位)批准(下面接叙xx问题)。
②引用来文
上行文:
x月x日x字x号关于xx的指示(或命令、通知、通报)收悉(或敬悉);
国家xx局x月x日给我局x字x号关于xx的通报抄件悉。
下行文:
x年x月x日x字x号(关于xx问题的)请示悉;
据xx旅游局x月x日关于xx问题的报告(或请示)。
平行文:
x月x日x字x号函(或通知)悉。
3、结束用语:
公文中表示全文结束的词语。
不同的文种对结尾用语有不同的要求。
如请示的结尾用语可用“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妥否,请批示”,“上述意见如果可行,请批准”等;
报告的结尾用语可用“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示”,“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批转各地执行”等;
通过的结尾用语可用“特此通告”,“此告”等。
4、常用语解析
四、公文写作中的分值分布
一般公文写作中分数主要分布在格式、内容、语言和逻辑等方面,上文已经对格式进行了归纳式的总结,希望可以帮到广大的考生积极备考。说到内容方面,就不得不提重点这个词汇了,如果说格式是公文写作的基础,那么内容就是公文写作的灵魂,围绕材料,归纳重点,根据主要题目要求来写才是根本,不要脱离材料要求本意不要自己随意添加内容和思想。语言方面要求规范、标准、也要流畅,不同的公文要求不同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一般都要求保证流畅也能体现语言使用的生动性。
逻辑是行文的走向,保持行文逻辑完整是不丢分的前提,可以分为发文缘由+主要内容+结语三部分来写,突出内容要点之下还可以逻辑完整不啰嗦。
最后图兔祝大家考试顺利,考的都会,写的都对!
本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admin)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